4月22日下午,由晨哨集团主办、中国股权投资基金协会联合主办、凯迪拉克全程支持的“第三届中国跨境投资并购峰会暨第二届金哨奖颁奖典礼”在上海举行。会上,来自跨境投资并购领域的学术泰斗、政府领导、商业领袖围绕海外并购的主题进行了系列演讲和圆桌讨论。
卓迈咨询董事会主席郭育芳发表了题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现状”的高端制造行业主题演讲,以下为演讲实录。
郭育芳:谢谢主持人,谢谢王总。非常高兴有机会和大家分享。
关于高端制造业和工业4.0与中国的海外并购这一话题的讨论,其实在去年由晨哨组织的高峰论坛上就涉及过。“投资并购”在这两年逐渐成为了一个时髦的说法。然而在我们日常的实务中,遇到的问题远远多于辉煌的成就。
今天我们来谈一谈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现状。当前,我们中国企业在海外的并购存在一种浮躁现象。国际并购的转化率比较低,但是比转化率更低的是并购之后的成功率。现在不论是谈工业4.0也好,制造业复兴也好,还是中国制造业走出去,向全球最高端看齐也好,都是要借用发达国家这些年积累的经验和教训,让我们的制造业少走一些弯路。如果我们怀着浮躁的心情到国外开展并购,这个弯路就可能是无法避免的。
可以说当前很多中国公司从事海外并购是出于财务方面的考虑。上市公司做海外并购时往往会选择体量较大、盈利较高的公司作为并购目标,这样国内的市盈率就会上升得更快。然而在并购过程中,并购目标和中国公司本身却往往缺乏良好的衔接和互动。
我曾经陪一家国内大企业的负责人在法国开展并购,由于项目很重要,我们受到了法国高级官员的接待。当时这位官员问我们:“你们对国际并购有没有经验?并购之后如何重组这个公司?”由于并购标的是法国一家很大的公司,并购意味着对公司管理层的重组。这位中国企业家说:“我们会保留原公司的一切,包括管理层、人员和生产线,另外我们希望产能可以扩大。”这是中国企业家常用的一套说辞。
前几年欧洲市场整体上并不是很乐观。正如刚才提到的这位,中国企业家往往会对目标企业说:“中国市场很大,你可以生产任何产品。我们前来并购,就是要帮助欧洲企业来开发中国市场。我们中国有大量资金和庞大的市场,你暂时面临的困难我们都可以帮助你解决。问题解决以后,你还是你,我还是我,最终可以实现双赢。”这是很多中国企业“走出去“过程中经常用到的一个说辞。这也确实是客观现实。这样的说法对目标企业很有吸引力。但到目前为止,几乎所有的跨国公司到中国开展运营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这体现了什么?体现了中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和中国企业的特殊文化。这种中国企业文化同跨国公司的文化是有很大差异的。这种差异导致了中国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难免遇到问题。
接下来我想谈一谈中国制造业的软肋。现在几乎所有在中国生产的产品都面临产能过剩的问题,不仅是对中国市场的产能过剩,而且是对全世界的产能过剩。这种产能过剩,都出现在中低端产业,高端产业没有产能过剩现象。在高端产业方面,中国是全世界最大的消费国家。我们在欧洲看到的各类品牌,无论汽车工业、奢侈品、食品,在欧洲销售困难的,到中国往往会卖得很好。中国的消费者到欧洲购买名牌,高端的包一人一次可以买五六个。对于欧洲人来说,买这么贵的包应该是由店家先给顾客一杯咖啡,然后慢慢地和顾客说说包的历史和文化。中国人来了以后,可能一个店很快就被买空了。
中国在过去的三十年里积累了很多资产和优秀的企业,但中国的企业文化还是没有达到世界一流企业的深度。现在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当然也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和提高。中国的制造业软肋在于企业过于集中在中低端制造业,缺少名牌,也缺乏关键的技术。很多老外称中国企业的创新是“拷贝创新“。拷贝确实让很多中国企业在国内国际市场上站住了脚,另外拷贝还可以把价格压得很低。欧美企业虽然不能以快速廉价的方式生产,但是研发水平高于中国企业。如果永远跟在别人的后面,那么中国企业永远不可能成为世界领先企业。
什么叫高端制造,内涵是什么?我在欧洲工作生活了很长时间,可以告诉大家,在欧洲的中国企业家的爱国心比在国内的有过之而无不及,我们常常和国内的企业家探讨如何赶超欧美。赶超之前,如果我们的心态没有放正,我们可能会栽跟头。
工业4.0现象并不是这两年才出现的。从十九世纪末第二次工业革命到现在,欧美的工业一直领先于中国。这是由一个精神来引领的——一种工匠精神。工匠精神不仅是德国有,欧洲各国的制造业基本上都有一个工匠精神在为实体产业的发展做支撑。工匠精神的核心就是,制造的时候一丝不苟。如果没有做到极致就决不停下来。这种精神与科技发达与否没有直接关系。几年前,我在北京租过公寓。公寓在城市的中心高档区域。表面来看非常漂亮,然而到厨房一看,水龙头是拧不动的。这个问题其实非常容易解决,与高科技无关。但制造者很马虎,觉得外观上差不多就可以了,这就不是工匠精神。在欧洲企业里的绝大多数雇员,他们在看到有可以改善的地方马上就回去做改善。我们国家的华为现在也有这样的精神,所以它可以做到世界领先。我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会迎头赶上。当然这需要一个过程。
现在欧洲高端制造的重心已经不再是制造本身,而是制造的目的。制造的目的是满足客户的需求。欧洲企业的制造目标,已经不再仅仅是生产出产品,而是设计出融入了现代社会高科技的解决方案。既然是提供解决方案,生产线的规模大小就已经不太重要了。
一个月前,我在欧洲接待了一个中国制造业的代表团。他们到荷兰和德国看了一些制造业企业。看过之后,有中国企业家有点失望的说:他们的机器还不如我们的机器高级。那么我们生产出来的产品肯定不会比他们的差。既然这样,不如把订单送到中国,由我们中国的企业来生产。经过一番讨论后,发现事实不是那么简单。中国企业虽然具备了制造能力,但是不具备研发能力和品牌效应,缺乏质量保证体系和售后服务。这些都是中国企业需要改进的部分。这种改进对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也非常有利。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中国解决制造业的软肋。这个软肋不仅存在于制造过程本身,不仅是针对中国,也针对全世界。
在海外并购的过程中,中国企业往往会有浮躁心态,那就是过分追求短期的财务回报,而不是追求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在这一点上,德国应该成为我们的一个榜样。德国企业很少利用价格杠杆,也很少追求短期的财务回报,而是专注于可持续性发展。从十九世纪末一直到现在,德国制造业的出口都是让全世界各个国家都仰慕的。作为企业家,应该沉得住气、摒弃浮躁,“不愿意赚某些钱”。
我有一个和中国公司合作了三年的德国客户,他们派了技术小组到中国工厂审查产品质量。审查中发现质量不过关。德国企业家说,我们不能就这样让产品进入市场,必须要先把质量提高上去。中国企业家说,我知道我的产品不如你德国工厂生产出来的那么好,但是我的产品在中国依然是最好的。而且,我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最大。如果要提高质量,成本就必须同时提高,这样又不能产生更多利润。所以我现在不应该提高产品的质量。德国企业家说,这样你就不能挂我的牌子了。中国企业家说,你拿三倍回报,然后你的股份归我。德国企业家没有办法,只好拿了钱离开中国。但是心里很不舒服,觉得虽然拿到了钱,但是被踢出了市场。这里有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作为企业家,是选择产品质量还是选择财务回报?在短期的财务利益面前,中国企业家很可能不会选择改变。
为了追求财务回报,中国现在出现了PE。我听到有“中国的PE正在VC化,VC正在泡沫化“的说法。中国企业必须要在短期财务利益和产品质量之间做出选择,才能真正走出去,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刚才谈的主要是制造业并购的技术问题。我们现在面临着另外一个更重要的问题,那就是狭隘的文化心理。有些中国企业家会认为,并购后形成的跨国公司仍然是中国公司,要为中国企业家的利益服务。中国公司走出去占领世界市场,中国人必须作为企业的领导。其实不一定是这样,经济全球化下,跨国公司已经不再是中国公司、德国公司或美国公司。哪个跨国公司不是在各个国家设立机构,哪个跨国公司不都有来自各个国家的股东、高管和雇员吗?我称跨国公司为“利益共同体“。我们中国企业应该有“全世界都可以成为我们企业利益共同持有人”的境界。跨国公司依赖着全球的资源。同时,跨国公司不仅仅是为了企业家个人的利益服务,而是创造社会价值,需要有社会责任感。
当中国企业成为跨国公司的时候,社会责任感就应当是全球的,不再仅仅是中国的。全球市场存在着分工。在将来的20年内,中国企业在创新领域总体上可能还不能赶超欧洲和美国,但这没关系,海外并购的核心是把资本和创造能力国际化。可以想像,在将来的10到20年内,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基地的地位是不会被撼动的。同时,我们在创新方面不如欧洲和美国,那么就让我们优势互补吧。通过并购把欧洲和美国的创新能力吸收到跨国公司来,这样中国企业就可以参与到世界制造业的潮流当中。
现在中国高端制造业的国际化,是通过金融和资本运作,以并购的方式让我们成为全球市场的一部分。这个过程中,我们还需要一些桥梁,毕竟中国与欧美之间存在着有文化和语言上的差异。这是当下中国企业国际并购当中面临的最突出的问题,我们需要更多有欧洲、美国的背景的同胞作为桥梁,把中国的企业家引领到世界舞台中,也把世界各国的制造厂商引领到中国来。
谢谢大家!
コメント